创建时间:2011年1月18日 9:30:55 阅读次数:

【中国教育报】创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

中国教育报 徐启建 苏令

                      李希贵:还是喜欢做校长
                    中国教育报第325期 记者苏令
  在教育界,李希贵是个名人。作为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有众多的追随者,拥有很高的人气,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 李希贵的工作历经数次变动, 他先后任山东省高密四中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
  筹建工作负责人等职。2007年仲秋,他接过李金初的接力棒,做起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不做官员做校长, 李希贵的选择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们纷纷猜测, 在教育行政岗位上如日中天的李希贵, 为什么突然又回到学校当起了校长? 在当今教育面临重重挑战的大发展时代,他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校长角色?3年多来,他在十一学校进行了哪些静悄悄的变革? 他将把十一学校带到一个怎样的新的领地? 暖暖的冬阳下,记者与李希贵临窗而坐,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当局长与当校长,就如同有人喜欢吃米饭,有人喜欢吃馒头,在我看来,米饭馒头都很好。我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很喜欢学校的生活方式,有很深的校园情结,说白了,喜欢离学生更近一点。”面对人们的不解,李希贵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
  31岁就做了高密四中校长的李希贵,在经历了数次岗位升迁之后, 发现最让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那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质朴的校园生活, 在他心中埋下的朴素的教育情结,一生都挥之不去。
  “我想得很清楚, 当有可能渐渐远离这个目标的时候,我就会重新作出选择。”今天重新回到学校当校长,别人感到很意外,但对于李希贵来说,却特别自然,他并没有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 李希贵完成了一次心灵的使命———回归校园。
  “一心办学校! ”刚刚上任的李希贵,在十一学校全体干部会议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从此,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做好该做的事。整整3年,李希贵谢绝了所有媒体的追踪采访。
  “刚刚到十一学校, 还没有产生新的想法,还没有任何行动,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这个时候我需要安静下来, 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事,尽量避免太多的干扰。”李希贵认为,知名度太大会影响工作, 所以他一直在控制知名度,尽量避开过多的关注,这样对于深入思考、潜心做事会很有帮助。
  在教育界, 李希贵的名字是和无数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他在任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期间, 那里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最具活力与典范效应的地方。如今,这位推动潍坊教育改革的“魔术师”,在十一学校前任校长李金初创下的业绩上,会有哪些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又会书写出怎样美丽动人的教育诗篇?
  到十一学校以后,李希贵首先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追寻十一学校的历史发展, 寻找十一学校的成功基因,与大家一起总结、分享、品味十一学校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新时期学校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形成了《学校行动纲要》。
  3年多来, 十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办学基础以及首都教育界活生生的教育改革实践,给了李希贵更多的灵感和智慧,使他多年的积淀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从年轻时迈进高密四中的那一天起,李希贵一路走来,从做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局长……如今,他又重新回到学校做校长。那么,这一次做校长与以往做校长有什么不同呢? 李希贵说,年轻时当校长,不免有些急躁,总想快些做出成绩,快些把学校办好。而如今,对学校优势的判断与把握、对学校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都较之以往更加清晰准确,也更有深度、厚度和宽度。
  的确,今天的校长李希贵多了几分自信、从容与淡定。这位从乡村走来的教师,有着深厚的基层工作积淀, 多次参与国家高层教育工作的调研与决策,出国学习考察,使他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滋养,形成了全新的视野,办学的思路更为广阔。过去那位犀利、敏锐、果敢的李局长,如今每天生活在校园里,变得更加亲切与平和,心态也变得更加年轻。
  30年的教育实践,一路创新一路歌。如今的李希贵校长,厚积薄发,犹如轻松驾驭一叶扁舟,在举重若轻中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实, 对于李希贵来说, 在什么岗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创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一)
                        ——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本报记者 徐启建 苏令
  
                         ■把“伟大”写入学校愿景
  记者: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 北京十一学校对自己的办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将‘十一学生’ 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 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把“伟大” 写入学校愿景, 令人十分震撼, 据我所知, 全国很少有中小学这样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我想问的是: 为什么要提出“伟大” 的概念? 这样的目标定位与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是否冲突?
  李希贵: 有人说,确定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有很大的风险, 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达到品德崇高、才识卓越这样一个伟大的境界,的确并非易事。但是,经过反复慎重的思考,经过学校骨干会议、教代会反复认真的讨论,最后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无法摆脱这样一个伟大的使命。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学校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历史。
  关于伟大,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段话, 有些人生而伟大, 有些人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 有些人却是被迫伟大。十一学校似乎兼而有之。
  生而伟大是因为这所学校建校之初所担负的使命。1952年, 当人们还无法估量朝鲜战争要持续多久时, 前线将领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子女教育和安全问题被提上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要议程, 十一学校作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应运而生。周恩来总理批示建校, 罗荣桓元帅的爱人林月琴女士担任校长。因为是在国庆节这天建校, 故聂荣臻元帅以“十一” 为学校命名。
  这所学校还是一所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的典范, 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贡献。首任校长林月琴女士在建校初期, 争取各方支持, 整合许多资源, 将学校办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解除了朝鲜战场上将领们的后顾之忧; 我的前任李金初先生在担任校长20年的时间里, 在全国率先推动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民办体制改革, 一系列的破冰之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先河, 应该说, 十一学校有着伟大的奋斗史。
  说到被迫伟大, 局外人似乎以为是调侃, 其实, 身处十一学校的氛围中, 任何人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动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我们今天别无选择, 必须动员各方力量, 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 让十一学校继续走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
  当然, 我们还希望把学校办得令人尊敬,我们甚至认为这是教育的基础。教书育人既靠言传也靠身教,如果我们教育者自身没有道德底线,就会大大削弱教育的力量。我们将“受人尊敬”写入学校愿景,既是我们的崇高追求, 也是对我们的道德约束。十一学校原系中央军委子弟学校, 许多老校友经常说,我们出身名门,应该有大家风范。既然要“受人尊敬”,那么学校的任何教育举措都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我们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要为人师表。既然要“有大家风范”,那就要摆脱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零碎琐事,有大思路, 有大视野, 有大战略, 有大举措, 追求“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的境界。
  记者: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或者发展规划,我发现十一学校有个与众不同的《学校行动纲要》,这个“行动纲要” 与一般学校的发展规划有何不同? 你们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着眼于行动的“纲要”?
  李希贵: 很好!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工作计划或者发展规划,是为了明确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做什么事情,而我们制定的《学校行动纲要》则是彰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追求。是要解决为什么做事和如何做事的原则问题,也就是要在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明确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定义失败,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各个领域的价值观,让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有所遵循。
  制度管理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事实上, 如果我们试图在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都要求全部靠制度来管理, 推行所谓“全覆盖”、“无缝隙” 管理, 那就很有可能造成组织的“窒息”, 人们很容易缩手缩脚, 创新也就难以实现。再说, 社会在发展, 学校内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我们很难为变化了的形势预先准备好所有的制度。应对新的变化, 需要处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大胆决策, 而这些自己的判断又必须与学校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相一致, 这时候, 我们就需要为组织内部提供这样一个行动纲要。
  记者: 《学校行动纲要》的制定, 是不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
  李希贵: 是的, 十一学校建校已经有59个年头, 在59年的发展历程中, 她与其他名校一样也逐渐形成了许多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传统。如何使这些富有价值的文化传统成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 融入《学校行动纲要》, 就成为摆在今天“十一” 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曼纳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是什么成就一所好的学校? 这与学生的穷富、课程几乎毫无关系; 与特别的课程、昂贵的运动场、巨额的捐赠、时髦的制服、名誉校友或是这所学校是否联网无关。是什么造就一所好的学校? 无论她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教会的还是非教会的、特许的还是普通的, 一种情感, 一种被全体员工所享有的情感(也包括家长和学生), 这种情感就是: “他们的学校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而这种情感来自哪里? 文化!
  我很欣赏菲利普的这一观点。所以,在我主持学校工作的第一个骨干会议上, 就和大家一起寻找学校的成功基因, 我们提取了学校发展历史的七大成功基因,那就是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其中尤其感觉到,一位善于创造和发现机遇、心无旁骛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这对我本人也是一个鞭策。在第二年的教代会上,我们又通过集体智慧,梳理出了学校发展历史上被普遍认可的20条文化与价值观。譬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为高考,赢得高考;实施主体性教育: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包办;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这些价值观源于学校历史的长期积淀,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高度,也规范着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当然也就成为《学校行动纲要》的基础。
  不过,我们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组织如果仅仅依靠过去的荣耀是不会有所作为的,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文化假设,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于是,在2009年暑期的学校骨干会议和秋季的教代会上, 全校教职员工集思广益,形成了《学校行动纲要》。
  《学校行动纲要》共分15章100条, 对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均明确了我们的文化定位。很多老师说, 这是十一学校的小宪法, 我们做任何事情, 都必须从《学校行动纲要》中寻找依据, 寻找力量。譬如说, 学校如果制订或修改任何一个评价方案, 都必须遵循《学校行动纲要》第十三章“评价” 中确定的价值观: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进步; 评价要以结果为导向, 注重业绩———教师的业绩, 就是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成长; 团体必须通过评价认清那些穿着闪亮的鞋子, 却怎么也走不快的人; 寻找正确的而不一定是精确的评价; 评价必须立足于评价团队, 优秀的评价体系是最佳的整合机制, 没有评价的综合, 团体就不可能综合起来; 运用非正式表扬,创造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式, 发现并展示每个人的闪光点……遵循这些基本的价值观, 我们就不会产生出一些违反管理本义,或者自相矛盾的评价制度。
  同时, 这个纲要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纲, 它在题目中就标注着“行动” 二字。因为我们知道, 学校工作不能浮在云间跳舞, 必须贴在地面行走。所以, 你会看到, 在《学校行动纲要》里, 有关乎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八大关键成功因素, 这些关键成功因素, 又有100多条量化指标, 只有完成这些指标, 才能逐步接近学校的愿景。因而, 这也是一个指标很硬的战略计划书。

                       ■给学生装一台属于他自己的发动机
  记者: 十一学校设计了中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课程, 这在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中学显得很“另类”, 为什么你们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做这样一件事情? 这似乎更应该是大学的职责啊!
  李希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其实已经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 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而已。我们认为, 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要从职业规划着手。建立学生咨询中心, 系统设计并认真实施学生职业与人生规划课程, 就是十一学校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做法。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和老师所无法替代的, 只有他自己期盼成长并愿意为之付出汗水的时候,成长才有可能。所以,我们提出, 给每一位学生装一台主动成长的发动机;找到学生可以伟大的地方, 让他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 确立目标。确立人生目标,必须首先从认识自己开始,我们帮助学生从个性、志趣、特长,到多元智能、情商、财商等方面了解自己。还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特别是要系统地让他们进行职业考察———我们把从业人员最多的近30个行业作为重点, 开发出了学生职业考察课程, 每一种职业由一位老师担任考察顾问, 在每一个学年里安排4次考察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
  第二, 职业阅读。当学生通过考察对某一职业比较认可的时候, 我们还要他至少读两本书, 一本是介绍本行业的入门书, 一本是从事本行业的名人传记。
  第三,结交同道。我们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交两位朋友, 一位是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另一位最好是研究本行业的专家。
  第四,实践体验。学校开辟了职业体验基地, 如广告公司、学生电视台、HCC网站、动漫传媒中心、咖啡厅、汽车设计、服装设计、烹饪等, 寒暑假则到校外基地体验, 同学们在体验基地挂职锻炼, 亲身参与职业体验, 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当然, 我们也建议学生在自己选定的这个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义工服务, 以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更深切的了解和体察。
  经过这样几个步骤,我相信大部分高中生应该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大致的规划,并知道要实现这个规划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在职场上, 人们喜欢说一句话: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 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 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 不成功的人总是改变目标, 却不改变方法。这句话却并不适合未成年的孩子, 在他们进入职场之前, 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不断地修订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目标, 以期最终接近或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通向伟大的人生道路。
  记者: 对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进行职业考察、实践体验外, 学校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李希贵: 我们推出了3项具体措施: 成立学生咨询中心, 为学生配备导师, 班主任担任兼职咨询师。学生咨询中心特聘了2名美国专业咨询师及国内4名兼职咨询师,对学生进行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目前该中心已取得初步成效,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广泛关注。
  今年新学期开学, 学校为高一的每位学生配备了3位导师, 即学术导师、成长导师和学业导师, 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老师的身上发现不同的优秀品质和不一样的智慧,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
  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由外籍教师担任的助理班主任。外籍教师担任助理班主任,不是去分担班主任的工作,而是通过与学生的交往, 培养其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养成多元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习惯。
  同时, 我们还要求全校所有班主任都要转变角色, 不仅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还应当成为兼职咨询师, 为每一个有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记者: 刚才您谈到了课程, 我接下来要问的是: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十一学校的课程建设有哪些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
  李希贵: 课程是学校改革的核心, 课程不变, 学校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几年, 十一学校作出的最大努力就是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使传统的所有学生读一样的书、上一样的课的单一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例如, 我们多年前就有了比较成熟的“二•四课程”, 近年来又陆续开设了科学实验班、人文实验班、自主研修学院、枣林村书院、中英中美合作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一套具有“十一”特色的课程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和完善。
  “二•四课程” 是学生两年学完初中课程,第三年就进入高中内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学制改革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
  由市教委批准今年开始面向全市招生的高中科学实验班, 以培养未来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和相关领域领军人物为目标,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开发不同的课程, 特别是增加了每年两个小学期的校外考察与实践, 包括到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社会实践场所、国外友好学校等。
  自主研修学院为学科素养很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枣林村书院为具备特殊技能的学生开辟新的成才途径; “中英中美合作项目” 提前招生, 聘请外教任课,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国外一流大学; 学校还将与美国多所著名中学互派交流生, 为学生交流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为了把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开设了180多门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其中甚至包括马术、滑雪、击剑等课程;我们还开设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藏语、维吾尔语等语言类选修课,使语言课程的内容由原来单一的英语、单纯的外语向多种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延伸。
  每周三下午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 也是帮助我们实现“志存高远”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位政治精英、科学巨擘、商界领袖、艺体明星来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 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一句话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样的话多了,教育的力量就大了。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引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国际品牌课程, 通过借鉴以期形成十一学校自己的国际化特色课程; 我们力争把学校变成一个世界, 用世界的资源办好学校。现在, 学校几乎成了一个模拟联合国总部, 每一个班代表一个国家, 研究一个国家, 且定期轮换。国际社会已有的组织, 如安全理事会、教科文组织、世界环境署、国际原子能机构, 学校里都有相应的模拟组织; 同学们还根据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立一些现在国际上还没有的创新性组织。孩子们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去关心这个世界, 我感到特别欣慰。其他一些活动课程, 同学们也根据培养目标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和开发, 譬如运动会, 每年重复的秋季田径运动会, 我们改为三年一循环的国际性运动会: 第一届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二届是世界民族运动会, 第三届是五洲城市运动会。运动会期间, 一个班或代表一个国家, 或代表一个民族, 或代表一个城市, 学生们借此研究世界、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 兴趣盎然, 眼界大开。
  记者:的确是非常精彩的课程方案。但是, 无论多么好的课程方案, 都需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才能落实。那么, 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方面, 学校作了哪些努力?
  李希贵: 是的,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至为关键。在学校里, 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 如果课堂不改变, 学校的教育就不可能真正改变。所以, 我们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观, 在《学校行动纲要》里明确提出了调整教学关系的要求, 其中包括: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是学生的舞台, 并非老师展示自我的地方; 减少讲和听, 增加说与做。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从来不提问的学生不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学生; 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自己的手中得到解决; 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计划, 将老师的教学计划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计划, 让知识树在学生心里扎根。倡导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方面狠下功夫,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如何在课堂的主战场上, 激发学生、点燃学生, 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最起码也能够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想法……
  要真正落实这些要求,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令人欣慰的是, 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情很高, 他们不断挑战自己, 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 目前普遍实施的导学制和学习任务书制度就是这些变革的具体体现。

                        ■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
  记者: 我特别注意到, 《学校行动纲要》20条中第六条提出: “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 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 现在, 教育部门似乎都在避谈高考, 高考似乎成了应试教育的原罪。在这个背景下理直气壮地提出“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 会有“以正视听” 之效, 但会不会因此招来“应试教育” 之嫌?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这是一个令高中校长们无不感到困惑的问题。
  李希贵: 必须说明的是, 我们十分重视学校的教育质量, 当然也十分重视升学率。只是, 追求的方式可能与一些学校不同, 我们有两个“特别关注”:
  第一, 在追求优异成绩的同时, 我们特别关注这样的成绩是如何获得的, 是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加班加点获得的呢, 还是通过学生自主积极地探索获得的? 这关乎我们的育人目标。因为高升学率不是目的, 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才是我们孜孜以求、始终咬住不放的终极目标。为此, 学校特别强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所有年级、所有学生均实行学分管理,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专业领域之外,包括体育与艺术技能、综合实践活动、义工服务、选修课与社团活动中获得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对班级、年级、学科的评价同样如此。这样,不仅能从机制上确保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而且能确保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当然也包括升学率。
  第二, 我们还特别关注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尽管十一学校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已经接近100%, 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这虽然是“小众”, 但我们依然给予了特别关注, 对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门调查并予以解决。“面向全体” 在十一学校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关心这些孩子的未来, 是我们的责任, 也考验着我们的教育良心。
  对升学率避而不谈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谈升学率就能证明学校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吗? 在这方面, 许多人喜欢拿西方教育说事, 其实, 欧美的学校也谈升学率, 英国的许多学校甚至把自己升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比率挂在学校的网站上, 称为“牛桥率”,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在搞应试教育。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 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另外, 我们必须明确, 学生个人的成绩是他们的隐私, 但学校的考试成绩却不能成为学校的隐私, 花着纳税人的钱, 就必须让纳税人清楚学校的业绩。现在一些地方打着反对应试教育的旗号, 封锁所有学校的成绩, 颇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如果认为这样就是素质教育, 那实在太愚蠢了。

                      ■让学生的想法在校园里生长
  记者: “在校园里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 十一学校的这个提法特别有价值, 因为有自己的想法意味着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意味着有个性化的人生追求, 而这恰恰是当代中国公民素质中最匮乏的元素。但是, 统一的课程标准, 统一的教材体系, 统一的评价模式, 统一的中高考……这么多的“统一” 再加上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抑制个人想法的文化传统, 似乎让你们这个“想法” 实现起来有些困难? 具体你们是怎么落实的?
  李希贵: 你提的这个问题, 也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难点。由于各种原因, 我们确实统一了许多不该统一的东西, 在目前的情况下, 要落实这种培养目标也确实存在诸多困难, 但从难处入手正是十一学校一贯的风格。譬如, 面对同样的教材, 我们倡导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我们提出, 要首先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弄清学习过程的基础上, 设计自己的教学。这种做法难度很大, 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有可能不一样, 甚至很不一样, 如何尊重这种差异, 如何在差异存在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学, 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由于我们的培养目标已定, 所以, 再困难我们也要向前走。譬如, 我们尽可能扩大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 过去由学校老师们来做的事情, 现在我们尽量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挥创意。国际文化日、特色运动会、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升旗仪式、名家大师讲座、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就全部由学生组织。十一学校的“校园机会榜” 也是激励学生产生想法的一个平台, 如设计学校吉祥物和文化标志, 策划各项大型活动, 制定各种活动预案等, 都以“校园机会榜” 的方式向全校公布, 征集响应者。我主持学校工作的第一笔采购是投资30万元购买室外体育活动器械, 这项采购从制定采购计划、规划器械安放位置及管理办法,一直到招投标,都是由一个学生团队自主完成的;学校有5个书店,全由学生承包经营; 校园里的两个电影院, 从播放规划到经营管理也是由学生轮流承办; 包括每月一次的校务会,必须有一项议题来自学生,且由学生参会研究,学生代表第一次参加校务会,开始有些紧张局促, 但领导和老师们的笑容以及对他们建议的尊重, 让同学们渐渐能够大胆发表看法, 学会了沟通和协商, 也找到了校园主人决定学校事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们还有一个“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活动,每天中午,学校都会确定一位校级领导与学生共进午餐,学生自愿在网上报名。在轻松的氛围中, 校长可以及时倾听来自学生的真实的声音,这种平等民主、充满生活气息的沟通,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学生的想法特别多,他们不仅反映问题,还从学校的角度出发积极提出建议, 许多好点子都是我们在吃饭时聊出来的。
  为了鼓励学生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想法, 我们还设立了相关的奖学金, 每年评选一次, 专门奖励学生的奇思异想。
  当同学们的想法在校园里得到尊重和鼓励, 特别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变成现实的时候, 就会激励他们源源不断地产生更多的想法, 学校的创新氛围就会自然形成。

                      ■让教育家从课堂里面走出来
  记者: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中看到, 十一学校启动了教育家成长工程, 据我所知, 这在全国又是领异标新、独树一帜。我有两个困惑可能也是广大老师们的困惑: 第一, 教育家这个伟大的称号能跟普通教师关联在一起吗? 第二, 引领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 具体你们是怎么操作的?
  李希贵: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 只有当教育家是从课堂里面走出来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教育才是成熟的教育, 这个国家的教育才有可能是充满智慧的教育。今天, 我们即将迎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
  关于教育家与普通老师的区别见仁见智, 但是, 有几点大家基本上还是形成了共识: 首先就是教育家要有使命感, 要把自己眼下从事的教育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甚至与世界的未来建立联系。其次是执著的专业追求, 一位教育家型的教师, 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并乐此不疲, 勇于探索。他不会因为挫折和困难而裹足不前, 也不会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他已经决定将一生献给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 这一目标已无人能够撼动。再其次, 育人应该成为他工作的主旋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本学科教学中作出卓越成绩, 我们一般会习惯地把他作为一位优秀教师看待。但是, 作为教育家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回答“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这一教育的本原问题。
  上述教育家的基本特点, 已经在我们身边相当一批老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在十一学校, 我每天都被一些这样的老师感动着, 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高超的教育艺术, 令人敬佩, 把这些老师与教育家的称号连在一起已经显得十分自然。
  当然, 培养和造就校园里的教育家, 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家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 他们需要关怀, 需要帮助, 更需要磨砺。我们在学校设立了教育家书院, 把教师培训机构定位为教育家成长的地方。尽管一些老师刚刚参加教育工作, 但我们一开始就将成为教育家这一目标作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方向, 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对骨干教师当然就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老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发展通道,构建教师自主发展机制,启动教育家成长工程,聘任课程研究专员,成立老师之间专业分享的教师互助中心, 设立教师自主选择的专业发展基金,等等。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今天教室里教师脸上是否有笑容, 将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明天有没有笑声。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幸福的明天, 我们今天有责任来塑造幸福的老师, 来培养教育家型的老师。

                     ■发现“非正式表扬”的魅力
  记者: “非正式表扬” 是十一学校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也是学校很有吸引力的一个看点。什么是非正式表扬? 十一学校有代表性的非正式表扬项目有哪些? 进行非正式表扬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希贵: 在任何组织中, 评价都是一项高利害的工作, 不可轻易为之。所以我们提出, 尽可能少地运用评价这个武器。有些学校已经将评价覆盖到师生每一个汗毛孔的时候, 我们开始淡化评价。
  首先是将检查和评价分开。有些事情可以检查, 但不要评价。譬如老师的备课, 对一些青年老师来说, 学校需要通过对他们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 进而发现他们教学中的优缺点, 然后促进他们成长进步, 但却不适合以此评价他们的工作。因为, 对备课情况的评价是最容易引发诸如弄虚作假、千人一面等问题的。有些检查需要认真仔细, 但评价却不要太计较, 譬如对学生的常规检查, 如果我们与班主任老师分分计较, 老师就必然与学生分分计较, 既影响师生关系和班级生活质量, 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慎用正式评价的基础上, 我们更多地使用非正式评价。因为, 基于标准的正式评价, 一般要经过明确评价目的、阐明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发或选择评价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处理评价信息、达成评价结论、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等多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节才能完成, 这是一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果搞不好, 在某些环节上缺乏科学性, 它的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够或者都需要正式评价。一位领导者不可随意评价任何一位老师的工作, 你可能以偏概全, 也可能坐井观天。我到十一学校工作已经3年多了, 还没有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过一次总结评价, 因为, 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非正式评价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譬如, 每个学期我们都进行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让学生评选自喜爱的老师, 其中许多同学满怀深情地给老师写下了很多令人感动的评语, 我们把它汇总在一张贺卡上, 很郑重地交给老师, 甚至将它镌刻在笔筒上送给老师; 每个月我们搞一个生日聚会, 每年有一个主题, 其中有一年就是寻找身边的感动, 工会录制了他们的同事、学生的赞美, 生日聚会现场播放, 令老师们感动不已; 每一位退休的老师都会收到一份退休纪念册, 其中展示的是他们在学校闪光的业绩和辉煌的历史; 即使刚刚入职的新教师, 也会在迎新酒会上听到入职几天以来同事发现的自己的优点。这样的事情让大家都很轻松, 评价者无需殚精竭虑, 被评价者亦心情愉悦。
  当然, 非正式评价也不可随意为之, 它的出发点必须真诚, 且要以事实为依据, 真实可信。
  非正式评价的运用, 悄悄地改变着学校的生活, 使老师们在校园里感受着“家” 一样的温暖, 体味着教育工作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试行)》摘要
  《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今后6年工作的总纲,每3 年一次提交教代会审议, 每年修订的行动纲要都应该成为面向以后6年的行动纲领。
  第1条: 愿景。我们的使命是: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将“十一学生” 塑造成为一个值; 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第3条: 战略改进领域。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6年需要加大气力改进的战略领域。
  第5条: 学校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 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第6条: 师生导向。学校组织结构的构建必须以师生为导向, 有利于简化程序, 快速响应师生、教育教学的需求。
  第25条: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亲情如父子母女,友情如同伴朋友,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第30条: 课程建设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 课程建设应立足学生成长需求,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尤其要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要。
  第35条: 坚持主体教育, 学生能做的, 教师不要包办。
  第38条: 成功是成功之母。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打造学生的亮点, 用成功酿造成功与自信。第40条: 坚持多元评价。多几把评价的尺子, 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形成全面、系统、多元的评价体系。
  第42条: 重视学生职业与人生规划。
  第45条: 重视校园欺负现象的解决, 设立“同伴关系日”, 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47条: 调整教学关系, 建设新的课堂文化。
  第52条: 项目研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第58条: 坚持“哪个层级获得的信息最充分, 就在哪个层级做出决策, 或者哪个层级的人员参与决策” 的决策原则。
  第63条:要事第一。以战略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为依据,区分核心工作与一般性工作; 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
  第67条: 沟通与协作。“你是天下第一也要由天下第二来帮你”。
  第69条:标杆学习。定期寻找自己工作领域的制高点; 努力在100个细节上比同类学校好1%。
  第71条: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应急机制,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
  第72条:管理情绪。当过于情绪化时, 控制与矛盾方的正面接触, 延迟决策, 尽量“忍过一个晚上”。第78条: 问题意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80条: 倾听。专注地倾听既是沟通最有力的武器, 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许多时候, 倾听完了问题也许就解决了。
  第82条: 多元思维。寻找中间地带, “你对我也对,” 避免两极思维; 事情的成功不一定按一种思路完成, 有时候按我们的想法办, 事情会成功; 按别人的思路办, 也照样成功。
  第88条: 寻找正确的而不一定是精确的评价。
  第90条:运用非正式表扬。创造各种机会, 运用多种方式,发现并展示每个人的闪光点。
  第92条: 学校资源建设应该把钱更多地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地方。
  第93条: 让最需要资源的人员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资源, 尽量让使用资源的人有权利合理管理资源。
  第97条: 致力于家长与学校思想的统一, 成立各层次教师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的智慧, 让教师、学生、家长的脉搏一起跳动。


                       ■数字:十一
  40:北京十一学校的毕业生中有40位成为共和国的将军。
  14:2010年1月10日, 北京十一学校丁光成、方习鹏、王笃年、王春易、孙京、刘海东、乔文军、闫存林、汪春燕、周志英、赵继红、贺千红、秦建云、魏勇等14位教师首批入选中国教师报教育家成长工程。
  6:北京十一学校开展了“美利坚周”、“英国文化日”“法国文化日”、“德国文化日”、“澳大利亚文化日”、“罗马尼亚文化日” 等6个以不同国家名字命名的文化日(周) 活动。
  120:北京十一学校每周三邀请一位名大师走进校园,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2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 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
  4:北京十一学校设立了“校长奖学金”、“令德奖学金”、“英才奖学金”、“乐仁奖学金” 等4项学生奖学金, 以激励学生成长。
  3:北京十一学校以特殊日期命名的纪念日有“5•22” 多元文化理解日、“6•12” 同伴关系日、“11•1” 黄辰亮日。
  24:北京十一学校开设了24门社会职业考察课程, 涵盖金融、经济、信息技术、文化出版等多个不同领域。
  202:北京十一学校开设了202门选修课,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商务与经济等8个领域。
  1:北京十一学校从2010年开始,在高中设立科学实验班,这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全市唯一的、也是全国首个设在中学的科学实验班。
  162:北京十一学校活跃着162个学生社团,这里成为孩子们自主成长、自我发展的空间。
  4:北京十一学校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社科院、少年经济学院等4个学生自主管理的学院。
  33:北京十一学校聘请了33位外籍教师, 他(她) 们主要来自美国、英国。

最后修改时间:2011年1月18日 9:30:55 编辑:任飞扬